级别: 圖文專員
UID: 1459784
精华: 0
发帖: 89308
威望: 0 点
金钱: 210926 RMB
贡献值: 147 点
注册时间: 2020-09-01
最后登录: 2024-11-26
0楼  发表于: 2022-02-14 13:36

俄罗斯军舰订单交给中国建造,中国造舰“又好又快”[20P]

  据环球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昨天,一家名叫“Репортёр”的俄罗斯媒体,刊载了一篇题为《技术、装备与市场:俄罗斯可以从中国得到什么》的文章,作为中俄两国战略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在文中,对中俄两国在军事装备、尤其是海军军事装备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评估。

按照这位作者的观点,俄罗斯海军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严重缺乏大型水面舰艇,这种“大型水面舰艇”,并不仅仅是指诸如1164型巡洋舰,1155型大型反潜舰这种水面的一级舰艇,也包括大型战斗补给舰、大型医院船等。

作者认为,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研发、设计大型舰艇的能力下降严重,且国内船企产能受限,订单饱和,制造大型舰艇的效率也不高。相反,从中国海军近年来的建设情况看,中国的造船业尤其是军船工业,正处于良性发展的循环。

为此,这位作者指出:既然俄罗斯缺的水面舰艇,中国能造,那么,为何中俄两国不进行“优势互补”,由中国帮助俄罗斯来发展海军作战力量呢?当然,相比大型水面主战舰艇,这位作者似乎更倾向于让中国上手帮俄罗斯制造一部分辅助战斗舰艇。他认为,在这些舰艇的建造中,中国军船工业造得“又好又快”,如果中国能出手帮助俄罗斯,两国的合作定能取得丰硕成果。
真是“想啥来啥”
对于俄罗斯媒体刊发的这篇报道,大伊万的第一反应是:想啥来啥,毕竟就在前几天,在普京“大统领”访华的当口儿,咱们才刚刚发过一篇文章《普京访华,中俄发表联合声明,未来两国的军事领域合作还有哪些值得期待?》,对中俄两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军事领域的合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对未来的合作趋势进行了简要的预判。
普京专机抵达中国

在文中,大伊万也同样提出,从2022年的角度看,中俄两国在军事工业领域,已经呈现出工业互补程度逐步提高的特征。原本俄罗斯的军工总体水平,对我们呈现出总体超越的基本态势已有所改变,中国军工正在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对俄罗斯取得比较优势。在这其中,最典型的领域就是水面作战舰艇,空军战术飞机等,为此长远来看,中俄两国在未来的军贸领域合作中,完全可以“优势互补”。譬如在海军建设领域,由中方为俄罗斯建造部分水面舰艇,甚至可以“来单制造”,帮助俄罗斯海军提高总体实力。没想到,大伊万的文章发出去才三天,俄罗斯就有人也发出了同样的论断,看来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的嘛。

不过,对于这位俄罗斯作者“希望中国能帮忙制造补给舰和医院船”这种提法,可能有些读者老爷觉得不太能理解:造军舰就造军舰,造补给舰和医院船,这算是个什么情况?其实不然,大伊万认为,从俄罗斯海军的装备现状来看,补给舰和医院船这两种辅助作战舰艇,正如这位俄罗斯人说的那样,是俄罗斯海军“急需”,自己还造不了的装备,反而护卫舰这种装备,俄罗斯海军自己还能造;

而从中俄两国在海军军备领域可能的合作路径来看,与其一上来就搞高难度的主战舰艇,不如先易后难,慢慢进步,就先从补给舰、医院船之类的辅助舰艇开始,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等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切自然都会水到渠成。
俄海军装备面临的问题
说补给舰、医院船等辅助战斗舰艇是俄罗斯海军的“急需”,咱们看看俄罗斯海军水面战部队的装备现状就知道了:就拿补给舰来说吧,在苏联时代,苏联红海军的舰队油船、干货补给舰等,主要的制造基地和航母制造基地在一起,都在黑海之滨的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基地。

而冷战结束之后,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被移交给了乌克兰,在漫长的岁月中彻底荒废掉了,大体上丧失了制造大型舰艇的能力。相应地,俄罗斯军船工业也丧失了制造补给舰的能力。
“鲍里斯布托马”号大型油轮


这么多年来,俄罗斯海军的远洋补给舰,就靠一些苏联时代的油船凑合着,比如在去年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前出津轻海峡的行动,伴随主战舰艇行动的,只有太平洋舰队为数不多的舰队油船“鲍里斯布托马”号。而俄罗斯海军自己研制的新一代干、液货综合补给舰,也就是23130型综合补给舰,一直到2013年才开工,首舰“帕申院士”号居然在2020年才加入北方舰队战斗序列。
“帕申院士”号补给舰


即使如此,“帕申院士”号的满载排水量也仅有一万多吨,只能携带五千多吨液货和数百吨干货。大型舰队补给舰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限制了俄罗斯海军的远洋行动能力。毕竟就靠那几艘舰队油船,还有这一万来吨的“帕申院士”号,第一次无法对干货进行补给,第二也无法保障大舰队长期前出远洋行动时的补给和保障需要。
始建于苏联时代的320型医院船本有3艘,目前仅有“额尔齐斯河”号一艘还在服役,该舰隶属于俄罗斯太平洋舰队。


相比舰队补给舰,俄罗斯海军在医院船领域的“缺课”更令人难以忍受,其实在苏联解体的时候,俄罗斯海军还接收了三艘苏联时代的医院船,也就是“额尔齐斯”级医院船(“额尔齐斯河”号,“叶尼塞河”号,“斯维尔河”号)。但后来因为诸多因素,俄罗斯海军认为医院船用处不大,索性放弃了“叶尼塞河”和“斯维尔河”号。

直接导致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只能凑合着拿出一艘“额尔齐斯河”号医院船。而且就是这一艘医院船,也只有不到一百个床位,性能严重落后,被俄罗斯海军认为,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遂行人道主义支援任务的需要。
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的901型大型补给舰


相比之下,中国海军早在2003年就定型了较为先进的903型补给舰,而最新的901型大型综合补给舰,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了4万吨以上,足以满足航母战斗群的补给要求,更不用说咱们可以以每年两艘的速度服役大型综合补给舰;
和平方舟的内部病房,已经和三甲医院没什么区别


至于医院船,咱们的920型医院船“岱山岛”号2006年开始建造,2007年8月建成下水,经过一年的测试在2008年10月就加入中国海军服役,只用了两年时间。俄罗斯海军有型号需求,中国军船工业有“中国速度”,如果两国一拍即合的话,估计俄罗斯海军也不用自己捣鼓什么23130型补给舰了,中国的军船工业,在两年之内给俄罗斯海军拿出两艘903A型补给舰,技术上说没有任何问题。
从辅助战斗舰艇开启合作的优势
说中俄海军军备合作,从综合补给舰和医院船这类辅助战斗舰艇开始比较好,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一是相比主战舰艇,综合补给舰和医院船的建造难度相对较低,相应地在极限环境中的使用强度也相对较低。

毕竟,俄罗斯海军水面战部队运作环境,大概是各主要军事强国海军中最为严酷的,尤其是北方舰队,水面作战舰艇对冬季破冰和防寒的技术要求,与中国海军的相关设计要求完全不同。

如果咱们一上来就上手帮俄罗斯海军建造主战舰艇,吃透了俄罗斯海军的相应技术要求、造出的舰艇俄罗斯海军用得顺手还好,要是用的不顺手,砸了自己的招牌不说,还容易给双方的下一步合作带来较大困难。

相比之下,补给舰和医院船,如果俄罗斯海军想要省钱,在建造上可能会更接近于民船标准,相应地在极限环境下的使用也没有战斗舰艇那么频繁,可以作为中俄海军造舰的有效“试水”。
22800型导弹舰


二是俄罗斯海军说到底,目前在水面主战舰艇领域,还处于自我感觉比较良好的状态。你看,俄罗斯海军目前,22350和20385、20380三款护卫舰用得很顺手,前几年还“蜜汁自信”地准备向中国出口22800小型导弹舰。即使是大型战斗舰艇,俄罗斯海军目前还有2艘1144型,3艘1164型,8艘1155型,一共13艘大型水面舰的家底。中国军船工业想往俄罗斯卖大型水面舰艇,当然不是不行,但是在人家自我感觉良好的当口上,你锦上添花总显得有点不合适。
自我感觉良好,时不时拍点美照


因此,中国军船工业向俄罗斯出口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真正机会,最好是再等一段时间,等到俄罗斯海军剩下的那几艘苏联时代的老船基本上烂光,或者等俄罗斯海军自己发现这些苏联老船已经不再适应新的任务需求,同时最好在22350M、23560之类的项目因为技术积累不足难以推进的时刻,再出来帮俄罗斯的忙。
永远停留在PPT与模型阶段的23560型巡洋舰


此时咱们出手帮俄罗斯制造大型舰艇,那就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了,不仅能切实帮俄罗斯海军提高一下自己的战斗力,还有可能占据交易的主动权,向俄罗斯提出更多有利于我方的交易条件,真正做到中、俄两国军贸的“双赢”。
2022年的俄罗斯海军,没有新生产的航空母舰,也没有新生产的巡洋舰,也没有新生产的驱逐舰......只有一大堆顶着球的护卫舰和导弹艇。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俄两国已经认识到,两国在水面作战舰艇上,有广泛的合作空间。